古董對每個人來說都不算陌生,但你聽過洋古董嗎?新時代他們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也更富收藏價值與商業(yè)價值
俄羅斯的大門、美國的松木樓梯、德國的木質吊扇、英國的壁爐、日本的手提保險箱、法國的座鐘、意大利的柚木衣柜……
它們都是100年前,在天津租借地內“洋人”們日常使用的東西:有的在拍賣場上可以創(chuàng)造天價;有的造型奇特令人匪夷所思;有的已成為全球孤品獨此一件……
這些“洋古董”如今都靜靜地被擺放在五大道博物館內,讓每一個來此參觀的人通過這一件件物品,回味上世紀初期發(fā)生在中國土地上的那段歷史;體會當時中外達官貴人們真實的生活場景;驚嘆100年前那些有錢人生活的精致與奢華……
劉春芬說:“踏在木樓梯上所發(fā)出的吱吱聲,也屬于收藏的一部分。”
采訪劉春芬的時候,正好碰上兩位日本游客在參觀五大道博物館,他們尤其對于100年前日本的電風扇和櫻(花)木屏風感興趣,因為這兩樣東西今天就是在日本也屬罕見。“這就是收藏的魅力所在”,劉春芬說,“通過一件東西,就能留住一段歷史、一段時間,讓人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無論是在國內居住還是出國旅行,劉春芬都習慣住在有木質地板、樓梯的房間內,行走時發(fā)出的“咯吱”作響的聲音,就能讓她白天因為生意忙碌奔波的心緒立刻平靜下來。這也成為劉春芬收藏大量各式木質樓梯的全部理由:“其實,100年前的聲音也是可以收藏的”。
女性收藏的獨特角度
在樣式、功能紛繁復雜的各式古家具中,梳妝臺永遠與女性有著最直接、最親密的聯(lián)系,但由于收藏者群體中多為男性,因此普遍受到冷落。劉春芬喜歡收藏梳妝臺,尤其是柚木質地、配有大鏡子的那種。
現(xiàn)代人有時候往往過于相信今天的科技和工藝水準,認為古董中“昨天”的科技含量一定不如“今天”,但當你看到一面鑲在100多年前制作的梳妝臺上的鏡面時,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那面鏡子至今仍光潔如新、反射效果絲毫不變形——今天的大衣柜鏡子,誰敢保證5年內毫不變形?
閑暇時,劉春芬常常會坐在自己收藏的梳妝臺前,撫摸著隱隱散發(fā)著香氣的柚木臺面,想象著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在天津的租借地內某一個房間內,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子曾經(jīng)面對這面今天仍然如新出廠般明亮的鏡子......
女性收藏者獨特的品位還體現(xiàn)在劉春芬對于門的喜愛。“一扇完美的門的設計,一定是與它的整個建筑設計融為一體的,比如,外門常常是厚重的,內門往往是輕巧的,而女性閨房內的玻璃門則會添上腰線。”無論走到哪里,劉春芬都會習慣性地先去關注一座建筑物的門,通過那一扇扇門,就可以窺測出整個建筑物的前世與今生。
100年前生活的證據(jù)
在天津中心市區(qū)的南部,東、西向并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馬場道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這里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國家建筑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其中風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有300余處,被公認為天津市獨具特色的萬國建筑博覽會。
但是,建筑物里面的“生活”展示卻成為五大道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缺憾——光有建筑而缺少當時人們生活的痕跡。劉春芬收藏的這些“洋古董”,恰恰是彌補了這種硬件下的文化軟件的不足。
劉春芬正式的收藏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了,第一件藏品是紅木古家具。有一次,在一家古董家具店內,豪爽的店老板賣家具時捎帶手送給了劉春芬一些老照片?;氐郊抑?,當她翻看那些老照片時,不僅為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場景所深深吸引:原來今天所謂的“時尚生活”,無非是在簡單的“模仿、復制”當時的生活。創(chuàng)業(yè)第一品牌:財富經(jīng)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www.cfj88.cn
但是,光有照片顯然是不夠的,重現(xiàn)昔日五大道租借地生活更具說服力的“證據(jù)”,應該是那些“物品”:帶逃生暗道的壁爐、手搖唱機、民國門鈴、三眼吊燈、琺瑯彩座鐘、結婚陪嫁用的屏風、帽架、西腿椅......于是,這些“洋古董”便一件件地進入到了劉春芬的個人收藏之中。
古董也要求完美
在古董收藏領域中,殘缺美歷來被奉為一個極高的審美層次,但在劉春芬眼中,古董收藏也可以追求完美。比如座鐘,100年前的那些西洋座鐘,除了必需的實用計時功能外,工匠們還給予了座鐘大量的藝術欣賞功能,往往一種樣式的座鐘僅生產(chǎn)一件,甚至比瓷器等藝術品更加純粹。
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國內古玩店開始打破只面向外籍人士銷售的禁令,劉春芬立刻就相中了里面的兩座法式座鐘,尤其是其中的一座12柱琺瑯鐘堪稱國寶。它曾經(jīng)的主人是天津的一個軍閥,同樣近似的一座12柱琺瑯鐘存在故宮里,但品相略差。毫不猶豫地,在20年前,劉春芬花了3萬元“巨款”買下了這座完美的12柱琺瑯鐘。
半年后,有人提出拿一輛當時天津的“豪車”、12萬元的“桑塔那”交換她的12柱琺瑯鐘,劉春芬婉言謝絕。
20多年過去了,當年3萬元的一件收藏品,今天至少價值可以達到50萬元。如今,這件傳奇的法式12柱琺瑯彩座鐘,就擺在五大道歷史博物館內,成為這里的鎮(zhèn)館之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