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份,我國總計從德國、美國和韓國進口多晶硅7.6萬噸,占據總進口量的88.6%,超過2011年6.46萬噸的全年進口量;從三國進口多晶硅總價為19.6億美元,已接近2011年全年的多晶硅進口總值。
作為商務部發(fā)起的對歐盟多晶硅“雙反”調查影響最大的公司,12月中旬德國瓦克公司組織企業(yè)代表團到中國,在約兩個星期時間內其拜訪了數家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企業(yè),對光伏下游企業(yè)進行游說,希望中國不要征收多晶硅的懲罰性關稅。
瓦克在其每年約60%以上的多晶硅產量銷往中國,2012年歐盟出口中國的多晶硅95%為瓦克公司生產。
“我們希望中國不要征收多晶硅的懲罰性關稅,如果一定要征收,我們還是會向中國出口,客戶還是會購買,盡管價格會更高。”2012年12月14日,身處上海的瓦克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魯道夫·施陶迪格說。
2012年上半年,進口占據中國多晶硅市場的60%,開始擠壓國內廠商的市場空間;2012年7月20日商務部發(fā)起對美國和韓國的多晶硅“雙反”后,以瓦克公司為首的多晶硅硅料進口傾銷力度更大,市場份額更占到70%以上。
前述多晶硅高管表示,為了壓縮庫存,德國瓦克仍現貨市場繼續(xù)傾銷,其目前在中國市場的多晶硅的價格已達到16.4美元/千克,除此之外,其還在中國扶持了若干代理公司,持續(xù)進口低價多晶硅。
“我們將建議商務部會同海關、稅務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加快我國對美韓、歐盟多晶硅的‘雙反’進程,對德國瓦克公司和國內多晶硅的進口代理公司進行嚴格監(jiān)管,對不規(guī)范的進口行為進行堅決打擊。”該高管說,建議書已草擬完成。
借助雙反解除長單
2012年11月1日,商務部正式發(fā)布了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彼時商務部將該案與當年7月20日已發(fā)起的另一起雙反案合并調查,即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多晶硅級反補貼調查。
前述高管坦言,針對歐盟、美國和韓國40-50%的懲罰性關稅不高,如以現今傾銷價格16美元/千克計算,只是回到提起雙反之前的7-8月份水平,“而24-25美元/千克是一個大家公允的、微有利潤的價格”。
頁次:2/3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Go: |